浮渣式”翻译 “闪电式”出版
www.021fy.com [2005-01-17] 上海雨林翻译公司
如果没有翻译,那么莎士比亚、歌德、雨果、司汤达、巴尔扎克就不可能植根于中国人的心灵;如果没有翻译,那么中国的现当代文学也肯定不会有丰硕的成果。只是在阅读生活持续了二十多年之后的今天,面对外国文学作品的劣译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时,内心自然少不了有话要说。
近代中国对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始于19世纪末年,即以林纾翻译的法国小仲马《巴黎茶花女遗事》出版为标志。此后一个世纪以来,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与出版在中国呈现方兴未艾之势。这些外国文学作品的中译本经广大读者阅读之后,有相当一部分得到充分认可而不断重印和修订再版,乃至最终成了权威性和经典性的翻译版本。而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从翻译的质量来说,就不容乐观了,甚至是让人担忧了。翻译者与出版社,出于经济效益考虑或者完全追求一时的经济利益,便开始对一些外国文学作品进行“浮渣式”的翻译和“闪电式”的出版。比如每年对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作品,从翻译到出版的时间往往只有两三个月。如此超常规赶译出来的作品,其质量是值得怀疑的。事实上,广大读者对现在新翻译的许多外国文学作品并不买账,图书市场的外国文学新译作品出现了备受冷落和无人问津的尴尬现象。
对外国文学作品的劣译不仅表现在首译作品上,同时还表现在对外国经典名著的重译上,许多重译的作品自然不可能受到读者的欢迎。本来,名著重译属正常现象,但既然是重译,就应该慎重。不仅译者要慎重,出版社出版重译作品也要慎重。如果重译作品的质量不及先前译本的质量,那也就失去了出版价值。而出版没有价值的重译本,则是对读者的不负责任和不尊重。因此,要重译外国名著,译者就必须做到“佳译”,既弥补先前译本的疏漏和缺陷,又要尽可能地体现原著的整体风格和文本魅力。
著名翻译家傅雷曾在《高老头》的重译本序言中说:“翻译应该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理想的译文仿佛是原作者的中文写作。”与其说这是傅雷先生对翻译工作的深刻体会,不如说这是傅雷先生对翻译界的一种期望。一些优秀翻译工作者,正是对翻译文学始终抱着严肃认真的态度,才不断翻译出受读者欢迎的优秀中文译本。比如前苏联作家帕乌斯托夫斯基有一部谈文学创作活动的美文集,由李时先生以《金蔷薇》之名首次翻译后,上海文艺出版社于上世纪50年代末出版,此后再版不断,成为读者公认的经典译本。而多年之后,翻译家戴骢决定重译,并经再三斟酌,觉得书名还是译作《金玫瑰》更贴近作者写作此书的主旨。结果这个译本也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充分认可。
翻译家许钧曾说过这样动情的话:“翻译是一种历史的奇遇,是作家和译者心灵的共鸣。一个好的作家,只有遇到一个好的译者,才能碰撞出一段好的姻缘。”许多优秀的翻译家一生都钟情于某一个外国作家,并将其作品全面而传神地介绍给读者。比如已故著名翻译家张谷若先生就一生痴迷于英国作家哈代的作品,李文俊先生则是美国现代作家福克纳作品的推崇者,以致不遗余力地翻译了福克纳的绝大部分作品。事实证明,只有这样倾注了心血的\译作才会得到读者的认可。
对于目前存在的外国文学作品劣译现象,应该引起翻译界的足够重视。劣译作品的泛滥将直接导致佳译作品的埋没。
来源温州日报:蓝洱海 2005-01-16